Web3:一个真正可以被每个人拥有的互联网

历史不会重演,但却总有着惊人的相似,未来的种子深埋在过去当中,每当我们驻足回首时,便会发现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在过去就已经有了基本的答案。但即便如此,对于未来,你依然一无所知!这是我对科技的困惑,也是对科技的敬仰,而当下,具体而言,是Web3.0,即下一代互联网,它应该是什么样子,是进化?是融合?还是更深层次的统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Web3.0(以下统一称Web3),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改变?

在讲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下Internet和WWW二者的关系,前者是把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厂商的终端设备通过TCP/IP协议连接起来的通信网络。如果说你的设备已经被授权接入了网络,那么你就获得了与全世界平等通信的能力。

而后者WWW则是另一场革命,与Internet不同的是它连接的不是物理设备,而是数据内容。它于1989年由万维网之父Tim Berners Lee提出,即“World Wide Web”,中文叫万维网。他将“网络”描绘成一个通过超文本链接相互连接的信息系统网络,这是一个完全由内容组成,并通过超链接进行访问的网络。我们所看到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以及各种各样的资料都可以通过www+一串神秘数字即可打开,进而浏览全网内容。换句话说,WWW是当今全世界最大的电子资料库!它包含了三项关键技术:第一个是统一资源标志符(URI)、其次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最后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这奠定了Web最基础的标准。也正因如此,互联网从军用装备转变为民用设施。如今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上网也基本上都是指WWW万维网。也许,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为啥再感受不到超链接的存在了,别急,我们接下来会都会慢慢揭开。

有了WWW之后,才出现了Web1、Web2以及当下大家热议的Web3:

如果要从时间上划分的话,Web1大概是在1991年到2004年,这是一个主机产出内容、主机生成权利的时代,这一时间诞生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公司,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一个绝佳的造富机会,同时也是一个群雄并起,逐鹿网络的时代!Netscape研发出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浏览器,Yahoo提出了互联网黄页,Google后来居上,推出了大受欢迎的搜索服务;反观国内,新浪的最初就是以技术平台起家,搜狐以搜索技术起家,腾讯以即时通讯技术起家,盛大以网络游戏起家。他们通过各种网页信息的展示构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然后吸引用户点击观看,以此定制广告进行变现,在这个时间段里,内容创造者很少!

Web1的最大特点是只读,即信息投喂,作为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虽然在精神上“开放”,但在实践中却与世隔绝。想在网络上发布内容的人必须使用自己的服务器来托管网站,而这类网站大多都是只读的,基本没有能让用户创建内容或参与互动的操作界面,每千名浏览Web的用户中,只有少数人具备发布内容的技术技能。说人话就是只有懂开发的程序员,才可以把网页内容展示给大家,绝大多数用户只是作为内容的消费者。但即便如此,这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足不出户也能将天下尽收眼底的世界,人类从此正式进入信息化时代!

然而,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一些新的问题逐渐彰显,用户并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更倾向于个体的表达,在2005年到2009年这个时间窗口中,大量新型产品涌出,国外的比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国内的比如优酷、土豆、酷六等视频网站,迅雷、风行等下载软件,豆瓣、开心网、人人网等SNS社区以及51等博客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户”才是创造内容的主角,而官方要做的更重要的事,则是管理和氛围的维系塑造。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互联网在理念和思想体系上都得到了一次革命性的洗礼:它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作为用户的我们,不仅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无处释放的能力和创造力,整个互联网都变得更加丰富和精彩!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意见领袖成为发声的中坚力量,他们或存在论坛中、或活跃在SNS社区、或在博客以及视频网站上,他们的声音渐渐压过甚至引领传统媒体,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如天涯论坛的镇坛神帖“北纬周公子大战易烨卿”,又如胡戈恶搞电影《无极》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这一时期内, 借由博客和无数网络社区的力量,诞生了国内的第一批“网红”,比如Ayawawa、流氓燕、木子李、当年明月、美食界的文怡等!再后来,借助这些社区背后的庞大流量,网络推手、论坛版主也嗅准了其背后的商业价值,推荐、加精、置顶等方式都是非常不错的变现模式,也非常容易地就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我们熟知的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贾君鹏、犀利哥等事件都基本上始于这个时代。

总体来说,在这一时期内大量产品的“用户获取”,确实是更依赖于“传播”而非“推广投放”的。

而在用户维系方面,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在“用户分级理论”,“用户数据挖掘”,乃至“KOL管理维系”方面,都有了更加成熟的一套逻辑和做法。这方面的佼佼者,当属猫扑、天涯、新浪等——其中,新浪在博客时代所攒下的无数名博和KOL资源,此后直接决定了新浪微博的快速崛起。

当然,这是2009年左右的事情了,在这个时间点,移动互联网也正式到来!

智能手机的渐渐普及和“移动时代”的到来瞬间在互联网世界中开辟了一块全新的战场,它意味着原有的格局和用户习惯可能会被打破和重构,意味着人们的碎片时间也将开始可以被抢夺和占据,意味着更多全新的机会。于是在这个时代,无数人凭借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期和自己开发的App大获成功,从植物大战僵尸到捕鱼达人,从大姨妈到美柚,从辣妈帮到宝宝树,从陌陌到微信,均纷纷在这一时间窗口内崛起。

在这个过程中,苹果公司极大地加速了互联网的进程,使得互联网正式进入一个垄断性更强、封闭性更好但真的超级便利的时代!其突出表现在一个个形形色色的App让传统html和url形同虚设,使得互联网变成一座座信息孤岛!

或许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感受不到这一点的变化,因为他们每天使用的都是移动互联网,都是依靠智能手机来消遣每日的生活与工作,以至于很多人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但其实不是,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使用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规则。作为互联网从业者,我们会经常同时用到桌面互联网和手机互联网,就能深刻体会到这是逻辑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前者仍然保持着页面+链接的模式,用户可以自由筛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根据需要进行分类组合,而且无论是来自哪个渠道的信息,我们都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打开;但后者则是一个个App,它们彼此封闭且处于割裂状态,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直接跳转,即便有一些可以使用链接的应用场景,也会因为厂商对于数据的极端诉求而被强制干扰。在国外有Twitter阻断Instagram链接,Facebook/WhatsApp阻断Telegram链接,在国内则有微信阻断淘宝、抖音等一系列举措,我们经常看到好友分享给自己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口令码、火星文等其实都是大厂互掐的结果。

为此,当时在业界还掀起过一场Html5和原生App之争的大讨论,争论的核心是谁才是互联网的未来,当然,其结果显而易见,作为用户的我们接受了App,摒弃了传统互联网的html页面+链接,以浏览器为中心的模式。但在如今看来,从Web1到Web2,本就是要打破数据封闭在每个软件之间的时代,从而走向更开放、更自由的互联网世界,怎么就步了历史的后尘,却越发倒退了呢?这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琢磨、值得探讨的问题。历史总是反反复复,每个阶段的留下的烙印都有着未来的影子,这就是后面Web3.0要聊的话题了!

李彦宏曾说,中国人愿意放弃隐私而获取便利,虽然我们不认同,但却很现实。即便在如今,如果要我们做出选择,可能不少人依旧会选择便利,毕竟历史的向前发展都是从解决温饱开始,之后才有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如果没有苹果Push唤醒App、力推App模式打压浏览器、杀死Flash等一些列极端做法,移动互联网也无法开启,也无法看到这个时代带来的系列诟病,更无法引发我们对于Web3的思考及探索。

原本Web2是希望塑造一个用户和平台互相成就的互联网世界,但遗憾的是“屠龙者长出了鳞片”,在互联网将存在于物理世界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复制的过程中,科技巨头们死死地攥住了控制权,彻底地将代表着“自由、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束之高阁。随着大量信息和数据的线上传输,中心化问题变得愈加突出。

其导致的问题,除了将互联网切割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之外,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每一个应用都是一个专门的数据库驱动。马云曾说“数据是阿里最值钱的财富”,其本质是一家扩大数据价值的公司,数据库管理是Web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使得我们有时候称这些程序为数据库而不仅仅是软件。

因为Web1是只读模式,所以数据的魅力几乎没有彰显;而在Web2时代,因为用户可以极大地参与到互联网建设当中去,甚至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但是数据垄断造成的数据滥用与算法霸权,每个人也许无法理解其背后发生了什么,但是大家也隐约能感受到一点,那就是这些巨头无时不刻都在监视我们!

那么,数据应该被谁拥有?数据产权应该归谁?

这就是Web3重点要思考的问题,虽然目前来看对于Web3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它必然是一个将数据产权回归到创造者手上并实现价值合理分配的时代!在这里,每个人都将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并真正掌控自己的数据。互联网巨头要获取用户的数据首先得经过用户的允许,将数据打包卖给广告商或者做推荐算法就必须向用户支付“使用费”,而不是像现在,用户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只能同意App的用户协议而被迫出让自己的数据!这是对Web2的降维打击,正如印刷技术改变并削弱了中世纪行会的权力结构一样,Web3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互联网世界的传统权力结构。

在我看来,其应该具备三个特性:

首先是,每个人拥有专属于自己的数字身份,在Web3的世界,你的身份由“密钥对”组成,如果你接触过加密货币的钱包,就比较好理解这一点。在这里,唯一能控制你身份或者钱包的前提条件是,你必须持有该密钥对中的“私钥”,也就是助记词。当你拥有私钥之后,你就可以向任何人证明你拥有与之相关的“公钥”,也就是对外的身份,即钱包地址!有了这个身份,你将不用再为使用不同的App而反复注册账号,也无需依赖它们来证明你是否是你;用户也可以加密只有你才能解密和阅读的信息,而无需与你沟通,并将该加密信息公开发布,只有特定私钥的持有者才能解密这些消息;与此同时,你还可以对任何类型的消息进行签名,比如网上投票或签署合同等!虽然这些在用起来可能跟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微信登录、QQ登录会很相似,但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是真的使用“你”登录。

其次是去中心化存储,每个人将拥有自己独有的私有云,用于存储你所使用各种应用所产生的数据,并专为你服务。在Web3时代,它是你的数据保险箱,还是你的私人服务器,它将成为Web3最核心的基建设施。它从出生便只存储你的记忆,而不是像现在我们的数据都存储在各大互联网厂商的云端服务之上,完全由它们所掌控,并推荐它们想要我们看到的东西。这些数据将与你的数字身份所绑定,比如物理世界的照片、视频、文件以及虚拟世界的头像、游戏道具、皮肤等!与此同时,它还将统一管理我们所有的智能设备。换句话说,我们对外的沟通都将通过家里的私有服务器与外面建立连接。举个例子,当你与某个人进行沟通,不再是你将消息发送给腾讯的服务器,然后通过腾讯再发送给你的朋友,而是所有的消息只在彼此的服务器中传递。这将确保你的数据不再存储在某个公司的服务器之上,并且确保你总是在与同一个人沟通,确保信息的来源可信与可靠!

最后是价值的传递与分配,Web2主要解决的还是信息的传递,但却没法从根本上实现价值的流通,以至于必须依靠互联网巨头进行价值的分配,从而导致犹如现实世界的“腐败”现象。在之前关于“盗版”的视频中,我们就讲过,我们不是不愿意付费,只是不愿为劣质的作品付费,不愿意为版权流氓付费,不愿意为万恶的资本付费。其关键问题就在于,内容的价值无法实现直接的流通。在Web3时代,任何一个内容包括作品、图片、文字、语音等都是一个独立的数字账户,它与原创作者的数字身份进行绑定,内容的传播过程本身就是价值传递的过程,价值的大小由内容的好坏所决定,每一个用户既是消费者,又是价值创造者,每一次的传播都有可能给原创作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当然,以上这些都属于探索阶段,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会有无数的实验来验证Web3的可行性,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些基础设施及技术将共同构建了一个平台上的协议世界,没有一种技术比协调人们朝着一个共同目标的行动更具有潜在的力量,这就是Web3最大的魅力!我们现在讨论Web3就犹如二十年前我们探讨Web2一样,颠覆和动荡,通常标志着一项在上升曲线的技术已经准备登上历史舞台,在这期间,泡沫和没有实力的将被洗出局,而真正的成功属于有实力的存在。当我们接近一个越来越受科技控制的世界时,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不至于沦为科技的奴隶!

这是一个全新的未来,需要多久我们还未可知,但是它总是需要有人去拉动历史的的车轮,去说一些不合适的话,去对抗那些看上去无法动摇的庞然大物!面包固然重要,便利自然需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当下的便利,而放弃思考的权利!整个互联网诞生才不过区区50年,但整个人类历史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于下一代互联网,我无比好奇也充满期待,如果再过50年,在互联网百年诞辰之时,世界又会是怎样一个状态呢?虽然具体模样还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必然是一个可以被用户真正拥有的互联网世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木盒主机 » Web3:一个真正可以被每个人拥有的互联网

赞 (0)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